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出版: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23期

新的期刊熱騰騰剛出爐:P

陳葆真,〈從遼寧本《洛神賦圖》看圖像轉譯文本的問題〉

石守謙,〈洛神賦圖:一個傳統的形塑與發展〉

高明一,〈沒落的典範:「集王行書」在北宋的流傳與改變〉

黃蘭翔,〈台灣傳統建築結構隱含的中國南北建築文化〉


之前曉昀有一篇關於女史箴圖的文章,我其實沒有對這幅畫有太深入的了解,陳葆真師認為,針對這個圖文不一的情形,很重要的問題是,圖文是否同時創作。 要考慮這個問題,必須研究畫面的書風與畫風。在我粗淺的印象中,起碼可以確認是兩個不同的人去做。推估題字的人不理解畫面所造成的緣故。

若想進一步理解圖文討論,我想洛神賦圖是一個很好的作品。
研究者雖多,但真正面對作品進行研究,我還是蠻推崇陳師,
他的博論就是研究此圖,近期會出版中文,屆時再通知大家。

陳師花了很大的力氣處理美術史的基本問題:版本、斷代,版本之間的關係。畫面圖文關係...。 石師則是另外一個取向,我想從在文題就很清楚的展現出來。老師相當關心中國藝術史中的傳統與典範問題,有人說老師用藝術研究歷史,或許可由此一窺。

高明一此文,討論王羲之的行書在北宋流傳的情形。
傳統的書法史,通常不太做這樣具體的討論。因此我也覺得頗值得一讀。

目前台灣的建築史,以李乾朗、傅朝卿等人說法最有影響力,但是台灣的建築是否就是透過樣式分類,配合上時間的指標就可以帶過去?這倒頗值得深思。而黃師對此現象頗為不滿,嘗試比較具體的取徑,此文或許可以作為一個參照。

-----

我不太懂性別研究,也許發文不夠符合此站主旨,尚請海涵:P

作為交流,希望能有一些作用。

宛儒

Saturday, December 22, 2007

醫療史的讀書會時間與進行方式

各位好:

今日與旨彥以及韻如一起上日文課,順便討論了往後醫療史讀書會的進行方式。有鑑於大家都很忙碌,以及讀書會時容易效率不彰兩點,我之前提出了變通的方式:降低讀書會的頻率但拉長討論的時間;在網誌上寫上閱讀的心得及問題。這樣的方式獲得大家的認同,所以我想我們便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看看。

我們討論後的讀書會行程表如下:

一、原訂12月24日的讀書會延後

二、1月6日~1月12日,請負責導讀四、五、六章的朋友分別在網誌上寫上閱讀的心得、問題、或者是提供史料閱讀等等,形式不拘,但如能附上簡單的摘要或論述脈絡就更好了^^。並非負責導讀的朋友們,也請盡量地回應問題或是寫上自己讀到的心得。

三、1月20日~1月26日,請負責七、八、九章的朋友寫上閱讀的心得、問題等等。進行方式如二點。

四、1月27日~2月2日當週,我們一同找一個大家有空的時間,針對在網誌上提出的問題或史料或心得進行討論。以及討論下一本書的閱讀和進行方式。

雖然不知道這樣的進行方式能否順利,但我們便暫且一試吧!如果有任何能幫助讀書會進行的方式,請大家不要客氣的提出來,因為讀書會真的很容易死亡,所以如果能盡量配合大家的需求真的比較好。

希望大家能藉由這樣的方式彼此交換閱讀心得。雖然說寫作成文字可能比較辛苦一點,但我想比起我們漫無目的的說出心得或問問題,將我們的所讀所感寫為文字的方式不僅能幫助(或者說強迫)我們更清晰的思考問題,也能練習寫作並加強讀書會閱讀的效率。當然、也希望這樣「居家論道」的方式,能配合大家的時間以及出席的意願摟!

希望這樣的方式能讓我們都有所獲得。: ) 曉昀


踴躍參加我們的線上讀書會吧~

可不可以留言鼓勵我一下下@_@?

Thursday, December 20, 2007

中國中古史學術資訊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T2FUhgaCGBTTDLP3sjv6HA--

這是博班趙立新學長的部落格

裡面收錄了中日韓三地的學術資訊

內容非常豐富.更新也很快.推薦給大家

薛濤與魚玄機

舊酒新瓶

今日新買了故宮博物院所出之《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草草瀏覽一番宋代以前的作品,看到介紹薛濤與魚玄機的生平。《群芳譜》中吳璧雍整理薛濤生平言:

父 卒,遂流落入樂籍,及笄之年即以詩聞於外。當韋皋鎮蜀之時,召令侍酒賦詩,韋皋稱其為女校書,胡曾嘗有詩稱其才云:「萬里樓臺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掃 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自皋以後,薛濤出入幕府,至李德裕,凡歷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而當時之名士與詩人奕競相與酬唱,可見其以女子之身而懷 士人之情,故得到相對的敬重。(頁166)
這一條非常有趣,薛濤原本為官家千金,但父卒便流入樂籍,隱隱反射出當時婦女在失去 男性撐護後,現實處境的艱難。但特別的是,薛濤不但以自身才藝闖出名號,更有趣的是她的「士人氣」,被稱為「女校書」,以女子之身出入幕府,歷事十一鎮, 總覺得背後不單單只是單純的樂戶流走而已,兵氣重的幕府以詩相知薛濤可以看出以文氣文飾的用心,薛濤在晚唐詭譎的政治風氣中,具有什麼樣的能動性,也許可 以試著探索一番;而薛濤實際游走的範圍又廣達十一鎮,這一點也不可不謂特立獨行,尤其在安史亂後,唐代風氣轉趨保守,如此遼闊的空間移動是如何能達到,也 費人疑猜。在政治或是空間層面,薛濤似乎都留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而在下一頁,吳璧雍介紹魚玄機:
十五歲嫁李億為妾,因不容於大婦,遂於咸通中進西京咸宜觀為道士。…後為情而笞殺女童綠翹,論罪下獄,於二十五歲時問斬,這是她強烈愛恨的下場,有獄中詩云:「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夫」。她短暫的一生彷彿只為情愛而活。(頁167)
相 對於士人氣重的薛濤,魚玄機是愛恨強烈的女性典型。她的人生經驗反映出當時女性的各種處境與化解的方法,十五及笄而嫁為妾,但是其女性情誼的部分經營不 善,但家中的男性卻無法有效解決她的困境,因此她不是依憑男性的李億為資來競爭,而是退而為女道,這個解決方法,類似日本平安時代政治人物以出家來化解政 治困局,也反映當時的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給予女性重新生活的一片天。但魚玄機顯然塵心未盡,卻又惹上情劫,魚玄機看來似乎是一生都不善處理女性情 誼,面對情愛糾紛,這次她狠下心來笞殺女童,笞殺的這個行為,無疑地顯示了女性之間存在著的年紀、地位、身份及手段的差異,也造成群體內的自力壓迫,而她 年紀輕輕地就慘遭問斬,似乎也值得我們注意,並進一步查詢資料加以討論。家庭的確是一道保護傘,不單是為男性家長建築一個專制主權的堡壘,其中有身份地位 的女性,無疑地也在利用與享受這一道保護傘,而失去了這道保護屏障,案件本身搬到檯面上來處理時,以命償命才得以付諸實行,而在這道保護傘之下,又有多少 女僕斷魂於此,卻無人聞問呢?魚玄機愛恨分明的行為背後的動因,的確吸引人。
--------------
旨彥@小房
2007.04.22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07

醫療史的讀書會進行方式

有鑑於正巧下星期讀書會的日期是平安夜,所以我建議大家要不要改個時間,但正巧再下一個星期也是跨年,所以不能只延後一周。可能要變成一個月讀四章的情勢。因為這樣和欣儀討論時順便也建議讀書會的方式其實也可以改成三星期或一個月一次,但討論的時間長一些。

因為這樣,我想到我們可以運用網誌來推動讀書會。老實說兩星期一次真的負擔很重;而且讀書會實際進行時,也常難以有效的進行討論。我想如果我們要拉長讀書會的頻率,我們不妨將讀書的心得跟問題,固定兩星期一次的po在網誌上。如果剛好大家都忙,最起碼希望請負責報告的人寫負責的章節部分。這樣我們可以相互參考讀書的心得和問題,也可以練習寫作。即便坐在家裡也可以討論問題啊^^。

然後我們可能就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再聚會一次討論問題,以此種形式進行,大家覺得如何?我想這樣的進行方式應該能比較輕鬆且持續的一起讀書,當然如果覺得不好也可以再想別種方式。我想還是以容易持續讀書會為原則,一起討論相互激盪問題真的非常有趣,但要維持讀書會不死真的也很難,大家提供一點意見看看? :)

Tuesday, December 18, 2007

米蘭昆德拉所描寫的現代性

上星期參加了祝平一老師以及呂妙芬老師的閱讀史讀書會,當天快樂的吃飯聊天,但不知為何最後沒有確定書目,一切都在隨意當中過去。但老師們也分享了一些他們最近閱讀的書。祝老師非常喜歡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呂老師則是非常推薦奧罕.帕慕克的小說。祝老師提到米蘭昆德拉的講辭有收成一本書《小說的藝術》讀了此書之後可以對於閱讀史料有很多新的想法和靈感,我目前正在閱讀中,等讀完後再跟大家分享。奧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則是成功結合城市史的優美文學作品,都很推薦大家看。

《小說的藝術》是講辭,而且涉及很多西方小說的典故以及西方思想的傳統,所以我讀得比較慢。但是米蘭昆德拉的另一本小說《緩慢》我一看就不能停手的看完了。《緩慢》用一種諷刺的語氣以及隨便不正經的文字將時間,空間,人稱錯亂而緊密的結合,真的非常很好看。小說的前頭有一段談現代性的文字,我抄在下方。

開頭的部分昆德拉敘述他與妻子一同開車在法國的鄉間小道,而後方的車子虎視眈眈的想超車,下面他寫了這樣一段文字:

「速度這種狂迷的形式,是技術革命送給人類的禮物。跑步的人與摩托車騎士完全不同,他始終存在於自己的身體之中,所以不得不時時刻刻想到講上的水泡,想到自己氣喘呼呼;跑步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體重,自己的年紀,他比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意識到屬於他生命的時間。當人把速度的能力交付給一台機器之後,一切都變了,從此,他的身體就出局了,他投身於一種非身體性、非物質性的速度,那是一種純粹的速度,為自身而存在的速度,狂迷的速度。
奇怪的組合:技術的冰冷無人性與狂迷的火焰。」

我覺得這一段話將身體感以及現代性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也是《緩慢》完美的破題。更是讓我對於身體的語言有了新的啟發。分享給大家。

猶記得今年六月份的城市史會議,題目是城市與現代性,當時高彥頤老師也提出了速度與現代性的關係,不知高老師是否也曾看過昆德拉的小說,或者僅僅是對於現代化觀察的共識?

Sunday, December 16, 2007

關於其他最早出現生藏熟藏的佛典

另外在東晉譯出的佛說五王經也有提到生藏熟藏,並在討論到"生苦"時討論到胎兒的形成
卷一,頁796b:

何謂生苦。人死之時。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得生處。並受中陰之形。至三七日父母和合。便來受胎。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臠。五皰成就。巧風入腹。吹其身體。六情開張。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噉一杯熱食。灌其身體。如入鑊湯。母飲一杯冷水。亦如寒氷切體。母飽之時。迫迮身體。痛不可言。母饑之時。腹中了了。亦如倒懸。受苦無量。至其滿月。欲生之時。頭向產門。劇如兩石挾山。欲生之時。母危父怖。生墮草上。身體細軟。草觸其身。如履刀劍。忽然失聲大呼。此是苦不。諸人咸言。此是大苦。

按:這裡提到的胎兒形成過程和我們上次在Flourish Yin讀到的不太一樣

此外上面這段文字和西晉竺法護譯出的胞胎經也很類似,可能由胞胎經而來也說不定
卷一,頁889a:

佛告阿難。假使有男即趣母右脇累趺坐。兩手掌著面背外。面向其母。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五繫自縛如在革囊。假使是女在母腹左脇累趺坐。手掌博面。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五繫自縛如在革囊。假使母多食其兒不安。食太少其兒不安。食多膩其兒不安。食無膩其兒不安。

anthea

Saturday, December 15, 2007

關於最早出現生藏熟藏的佛典

下面是西晉竺法護所譯之修行道地經卷三頁199a中的一段文字,我做了簡單標點,稍可體現佛教對食物,消化和修行的想法(經查僧祐經錄, 此經並非托法護之名, 而確是在西晉太康五年譯出):


爾時修行當觀飯食,設百種味及穢麥飯,在適同,若入生藏>,身火煮之,體水爛之,風吹展轉,稍稍消化,墮於熟藏>堅為大便,濕為小便,沫為涕唾。藏中要味以潤成體,此要眾味流布諸脈,然後長養髮毛,爪齒,骨髓,血肉,肪膏,精氣,頭腦之屬。是外四大養內五根,諸根得力,長於心法,起婬怒癡,欲知是者是揣食之本,由是而起。於是頌曰:計無央數諸上味  墮住腹中而無異 於體變化等不淨  故行道者不貪食>.

anthea

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資料庫介紹*~

  1. 中醫醫典世界:提供多種醫書線上版與簡介,特別之處有兩點,其一為收錄中醫小辭典及方劑名稱由來等工具書,其二為此版可做線上檢索。缺點在於條目排列依筆畫數,而非依原卷排序。
  2. 陰陽道:陰陽五行、奇門遁甲文獻查詢
  3. 中醫歷代名著選:提供多種醫書線上版與簡介,雖無法檢索,但按照原書排序。
  4. 久遠之絆:包含多種日本史書,如古事紀、萬葉集等等,還有人物及相關圖表。

20071210醫療史讀書會小記

時間:20071210(一)19:00-21:30
地點:羅曼咖啡
主題:A FLOURISHING YIN ch2-3
帶讀:Debby
與會成員:Anthea, Mirranda, sharpy.
史料:孫思邈,〈婦人方〉(未完)。
陳自明,〈產寶方序論第三〉(未完)。
王燾,〈產乳序論〉(未開始)

簡記:
  1. 加〈婦人方〉標點的時候,Debby認為千金方的經云,應該是引到「十二痼疾」,不過中譯本與此不同。
  2. 關於千金方有一個爭論是孫思邈到底有沒有看到傷寒論還是到翼方才看到,因為Debby查之後,認為經云應該是指金匱玉函經,不過Mirranda說她記得那時應該已經拆成金匱要略和傷寒論單行了,所以Mirranda接下來再問的問題就是版本的問題,有可能是後人添加上去的嗎?
  3. 經云中提到的生熟二藏我也查了好久好久,
    最後littlecloud幫我問佩蓉學姐,學姐從經藏中找到一條算說明的很清楚的解釋,但是欣儀Anthea也是在考慮先出後出的問題,然後然後,Debby和Mirranda就覺得Anthea可以做新題目XD

    就是說,如果生熟二藏是佛教的概念(事實上,在佛典不斷被反覆陳述,但在醫書反而頻率較少),那前面那個經云到底是不是張機的就有問題,因為Anthea的印象中,張機的時代有佛經,但不多。否則,生熟二藏可能原先是醫學的概念。或者是,西漢佛教進入的時間以及流行的狀況,是不是可以再高估?
  4. Anthea說,惡露在佛經中是指一切體液,所以比丘也有惡露。那這個好有趣哦!Debby現在的刻板印象已經就是「產後惡露」了,那惡露這個詞是什麼時候性別化的呢?
  5. 討論一些對婦科界定的問題,還有學界對婦科成立時間的討論。

Sunday, December 9, 2007

Susan Naquin(韓書瑞)演講

introduced by sharpy

下個禮拜五(12/21),梁其姿老師邀請Susan Naquin(韓書瑞)到台大課堂上來講一次課,內容主要是談美國現在漢學研究的概況和發展。老師希望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起來聽,尤其是未來計畫赴美讀書的同學,地點在共同207,12月21日上午十點二十分。

Susan Naquin前幾年曾擔任Princeton東亞系系主任,現在仍在東亞系和歷史系任教。她的領域主要是清代中國的民間宗教,這幾年則對物質文化感興趣, 2000年出版了一本關於北京宗教與城市史的書,厚達八百頁!她是史景遷年輕時候的學生,也在很年輕的時候擔任Benjamin Elman的博士指導教授。我只讀過她與Evelyn Rawski合著的一本小書,對她所知不多,但聽說她是目前美國漢學界相當有影響力的一位。

-------------

哈哈,老師是不是為了豐恩設計的啊XD

Saturday, December 8, 2007

12月第二週學術活動


詳細資訊請參閱"histopolitan"之公告

Wednesday, December 5, 2007

《產寶方》序論

有兩個斷句問題:

所謂血室[1]不蓄[2],則氣和;血凝結[3],則水火相刑。月水如期,謂之月信;不然血凝成孕,此乃調燮之常。
抑或是:

所謂血室[1]不蓄[2]則氣和;血凝結[3],則水火相刑。月水如期,謂之月信;不然血凝成孕,此乃調燮之常。
------

1.
所謂「血室」之解,可參見《普濟方》卷三百一十八〈熱入血室〉:「室者,屋室也,謂可以停止之處。人身之血室者,榮血停止之所,經脈留會之處,即衝脈是也。衝脈者,奇經八脈之一脈也,起于腎下,出於氣衝,足陽明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為十二經脈之海。王冰曰:『衝為血海。』言諸經之血。朝會于此。男子則運行之,女子則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內經曰:『任脈通,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者是也。』王冰曰:『陰靜海滿而去血。』謂衝脈盛為海滿也,即是觀之。衝是血室可知矣。」換言之,血室即指古人設想身體循環時,血液與經脈聚會之處,又稱為「衝脈」。

2.
不蓄,即為不蓄熱於內,《普濟方》卷三百一十八〈熱入血室〉:「衝之得熱,血必妄行。」稱此症狀為「熱入血室」,病徵可參見《醫方類聚》卷二百十五〈婦人傷寒傷風〉,為「婦人傷寒,經水適斷,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症並非只見之於婦女,男性亦見得,只是治法不同。

3.「
血凝結」當為「血室凝結」之筆誤。雖然現存《婦人大全良方》各版均作「血凝結」,但明代收輯各類方劑的《普濟方》及日人丹波元堅於1861年重輯而成的朝鮮醫書《醫方類聚》中,均寫為「血室凝結」,窺諸筆意,當為「血室凝結」無疑。

=========

經》云:[1]腹中如塊,忽聚忽散,其病乃癥;血涸不流,而搏[2]腹脹,時作寒熱,此乃成瘕,[3]或先後爽期雖通,而或多或寡,究病之源,蓋本於此
抑或是:
《經》云:[1]腹中如塊,忽聚忽散,其病乃癥;血涸不流而搏[2]腹脹,時作寒熱,此乃成瘕,[3]或先後爽期雖通,而或多或寡,究病之源,蓋本於此
---------

1《經》固當指《黃帝內經》,但《內經》中並無與此相似的記載,因此可能並非參酌《內經》原本,而係參照金代劉完素於西元
1188年所著之《素問元機原病式》:「腹中雖硬,而忽聚忽散,無有常准,故《聖惠方》云:『瘕,猶假也。』以其病瘕未成癥也。經注曰:『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內流而成瘕也。』一云:『腹內結病也。』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為沈。』注曰:『小腸熱已移入大腸,兩熱相搏,則血溢而為伏瘕也。』血澀不利,則月事沉滯不行,故云:『虙瘕為沉。』虙與伏同瘕,一為疝,傳寫誤也。然則經言瘕病,亦有熱者也,或為陽氣鬱結,怫熱壅滯,而堅硬不消者,非寒癥瘕也,宜以脈證別之。」本句當是以此為基礎,再加以陳自明自己的體會,所形成的議論

2.搏,格鬥;奮鬥。

3.瘕,腹中結塊的病。《素問‧大奇論》:「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馬蒔注:「瘕者,假也。塊似有形,而隱見不常,故曰瘕。」

=======

醫方好難唸,頭好痛,煩勞幾位醫療史青年研究人告訴我啦!!另外還有個問題,是在《婦人大全良方》卷一有:《產寶方》序論第三,然後卷十六有《產寶方》周頲序,序中稱是為了唐代的昝殷作序,那請問卷一的《產寶方》序論是昝殷的嗎?

Tuesday, December 4, 2007

12月第一週學術活動

詳細資訊請參閱"histopolitan"之公告


孫思邈婦人方之術數

論曰:夫欲求子者當先知夫妻本命[i]。五行相生及與德合[ii]并本命不在子休[iii]、廢[iv]、死[v]、墓[vi]中者,則求子必得;若其本命,五行相剋及與刑[vii]、殺[viii]、衝破[ix],并在子休、廢、死、墓中者,則求子了不可得。[x]慎無措意[xi],縱或得者,於後終亦累人。若其相生并遇福德者,仍須依法如方避諸禁忌,則所誕兒子,盡善盡美,難以具陳矣。禁忌法[xii]、受胎時日、推王相貴宿日法在二十七卷中。[xiii]




[i] 本命,指人生辰干支。

[ii] 「德合」又叫做「德干合」,其義可以參見晉代張顒所著之《玉照定真經》:「德合與吉干相逢視於遠近。」注曰:「德合者陽干德日,女陰干在支,合也。甲德自干,乙德在庚,丙德自干,丁德在壬,戊德自干,已德在甲,庚德自干,辛德在丙,壬德自干,癸德在戊也。相逢者,視其合也。若合在胎者遠,合;合月者,初合;合日者,近合;合時者,晚德也。」

[iii]休者,參見晉代張顒所著之《玉照定真經》:「患難官災遠近而自分得失。」注曰:「休氣多經患耳。」又見同書:「休囚九干墓死而九病之原。」注曰:「四時取休囚言,辛卯肝病,庚寅骨病,乙酉肺病,丙子心病,癸巳足病,癸丑目病,戊寅脾病,見休囚而言之。假令壬午人二月壬辰日時,當憂婦人血病中道耳;假令甲子人四月甲申日時夏木休見甲申,當憂男子腎病耳倣此。」所謂「休廢」之義,可以參見同書:「分三、辨五,旺相、尊名、死囚、休廢、卑賤。」注曰:「分三者,分三主也,天、地、人,三才也。辨五者,指年、月、日、時、胎,中有何喜、何憂?若旺相為吉,死囚休廢為凶,憂也。」

[iv] 廢之意不明,或與休氣相連,或為唐代李淳風所著之《乙巳占》卷十〈行道宮中占第八十二〉:「商日加時寬大風從角來止曰:『廢』,為賓客作奸。」

[v] 死者,參見晉代張顒所著之《玉照定真經》:「患難官災遠近而自分得失。」注曰:「死氣多經難耳。」所謂的「死氣」,可參見隋代蕭吉所著之《五行大義》卷二〈第十三論衝破〉:「四孟,有生無死,直有衝,無破者:寅有生火,巳有生金,申有生水,亥有生木也。四仲,死生俱有者:卯有王木死水,午有王火死木,酉有王金死火,子有王水死金。四季,有死而無生者:辰有死水,未有死木,戌有死火,丑有死金。死氣則重,故能破;生氣則輕,故相衝。」

[vi] 墓者,參見晉代張顒所著之《玉照定真經》:「干神支墓須詳上下吉凶。」注曰:「凡干者,甲乙在未,丙丁到戌,庚辛到丑,戊巳壬癸到辰,此者干墓也。凡有干墓,若無旺氣者,墓也。有旺氣者庫也。」所謂「死墓」之義,可以參見唐代楊筠松所著之《天玉經》卷三:「逢生旺而貴顯,逢死墓而多災,乃吉凶禍福之玄竅也。」唐代瞿曇悉達所著的《唐開元占經》卷九十一〈風占〉中收有「五墓」:「亥卯未木墓在未,寅午戌火墓在戌,申子辰水墓在亥,巳酉丑金墓在丑,土墓在辰。」

[vii] 或指占法中的「歲月日時刑」,唐代瞿曇悉達所著的《唐開元占經》卷九十一〈風占〉中有「歲月日時刑」一法:「子刑卯,卯為刑下,子為刑上;丑刑戌,戌為刑下,未為刑上;寅刑巳,巳為刑下,申為刑上;卯刑子,子為刑下,卯為刑上;辰刑辰,巳刑申,申為刑下,寅為刑上;午刑午;未刑丑,丑為刑下,戌為刑上;申刑寅,寅為刑下,巳為刑上;酉刑酉;戌刑未,未為刑下,丑為刑上;亥刑亥。凡刑下來者,禍淺;刑上來者,災深;自刑者,兼刑上刑下,其災尤深,謂之三刑者,刑上刑下自刑也。」同卷占法中又有「干刑」:「甲刑戊,乙刑己,丙刑庚,丁刑辛,戊刑壬,己刑癸,庚刑甲,辛刑乙,壬刑丙,癸刑丁。」

[viii] 殺在占法中有兩種,一為「歲月日時殺」,一為「吟呻殺」。唐代瞿曇悉達所著的《唐開元占經》卷九十一〈風占〉中有「歲月日時殺」一法:「寅午戌殺在丑,巳酉丑殺在辰,申子辰殺在未,亥卯未殺在戌。」又記有「吟呻殺」:「四孟月在酉,四仲月在巳,四季月在丑。」

[ix] 衝破之義,可以參見隋代蕭吉所著之《五行大義》卷二〈第十三論衝破〉:「衝破者,以其氣相格對也。衝氣為輕,破氣為重,支干各自相對,故各有衝破也。干衝破者,甲庚衝破,乙辛衝破,丙壬衝破,丁癸衝破,戊壬、甲戌、乙己亦衝破,此皆對衝破,亦本體相剋,彌為重也。支衝破者,子午衝破,丑未衝破,寅申衝破,卯酉衝破,辰戌衝破,巳亥衝破,此亦取相對,其輕重皆以死生言之。」

[x] 孫思邈在此指出求子方必須配合夫妻雙方的命數,方可見效。其相命的方法,與今四柱八字雷同,以出生年月日找出相應的干支及五行,其中五行相生,或是干德相合,其他干支又不會相衝、刑殺的話,求子必得;反之,則命中無子,若硬是求來,也可能生出逆子,反而累人。能看出這點,才是孫思邈在《千金方》開宗明義所指出的「大醫」:「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游,動致顛殞。」由此亦可看出古代數術與醫學關係之密切。

[xi] 措意,留意;在意。

[xii] 現存《千金方》卷二十七中,並未收錄相關的禁忌法。不過《千金方》中所收禁忌法多種,有針對服水的,也有針對針灸的,此處指出的禁忌法,或可參見王燾的《外臺秘要》卷三十三〈求子法及方一十二首〉,王燾於引用孫思邈此論之後,附記各種禁忌法,廣而言之,包含行房時日、天候、地點的各種禁忌。

[xiii] 《千金方》卷二十七中,亦未收錄「受胎時日法」及「推王相、貴宿日法」。不過我們同樣可以參見《外臺秘要》卷三十三,在引用這段論述之後,王燾便將〈男女受胎時日法〉附上,其中便有「推王相日法」及「推貴宿日法」。「王相日」是指四季中特定的天干日,「貴宿日」則是每月特定的日子,當時相信若在「王相日」或「貴宿日」行房,則易獲兒嗣。

Monday, December 3, 2007

[演講]黃應貴.人類學與空間研究

[演講]黃應貴.人類學與空間研究
[時間]2007.12.03(一) 10:20-12:00
[閱讀資料]黃應貴,〈人類學與空間研究〉,《聚落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1998。
[附記]「文學與空間專題」專題演講(中文所,鄭毓瑜)


[記錄]
黃應貴從布農族的田野調查出發,討論不同文化中的空間結構與背後反映的思想,其中有三大中心觀念:
  1. 空間思想反映了貧賤社會的特性,而這些特性又是由日常生活中表現的事物來支持。
  2. 要能更清楚體現空間結構的意義,最好是藉由「比較」來突顯,背後能夠有越多民族誌資料,就越容易掌握其獨特性及意義,更可能問出關鍵問題,將問題放大。
  3. 人的行動會改變空間意義。以往解釋空間,常常以社會文化來解釋空間意義,可是卻忽略了抽象或具體的空間是如何對社會文化的約制作用。
為了清楚說明,黃應貴舉了布農族、排灣族為主要例子,並援引各種民族誌資料,比如說伊斯蘭教國家、印第安人、馬達加斯加、新幾內亞、希臘、苗族、阿美族、摩梭族等來對比,使意義更加突顯。

其中有幾點發現我認為深具啟發性:
  1. 同一空間可能擁有不同特性,而這是由人的活動來決定的。→比如說日據時期,布農族的家屋中,客廳具有三重功能,諸如飯廳、客廳與墓地(室內葬)。
  2. 同一空間不但有不同作用,而且分屬於不同的群體。→比如說土地可能是旱田(以家為單位)、獵場(以xx為單位,可能是個人吧!)、宅地(以聚落為單位)。
  3. 空間是如何界定的?某學者研究在新幾內亞雨林區生活的族群,發現他們由於長年生活於雨林區,從來沒有見過地景,所以是利用「聽覺」來劃定空間的!!這點使我們反省到們其實是用「視覺」來界定空間,但這並不是普世均然的標準。
  4. 透過對比來理解氏族墓地中的個人性或集體性。苗族習慣將死者統一埋於某一特定洞穴中,至今仍然會將棺材送入洞穴中架起來葬,以往學者在解釋時,均認為這反映了苗族的集體主義。但老師舉馬達加斯加島上另一民族為例來對比,該民族同樣有整個氏族的公共墓地,不過他們習慣將屍首燒成骨灰,而且送入墓地時,會特別將死者的骨灰倒出來,跟先人的骨灰攪拌在一起。將這兩個民族比較,就會發現苗族其實仍然強調個人性,和馬達加斯加島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融大不相同。
  5. 透過對比來理解母系社會中母親的角色。阿美族和摩梭族(?)同樣被視為母系社會,但兩者其實仍然不同,這一點透過現代文明侵入後的變化而突顯。阿美族家中,母親的房間被稱為「母屋間」,摩梭族母親的房間被稱為「祖母房」。現代文明入侵後,開始改建水泥樓房,不過阿美族的樓房,將「母屋間」置於近門處,所以客人一進來就會先跟母親打招呼,母親可以說是家庭的代表;但是摩梭族的「祖母房」,卻是樓房中的頂樓,與阿美族相比,他們的「母親」可能有更深的宗教意義,社會意義可能不及阿美族。這是老師個人的發現,還沒有專門的研究,但我認為這一點特別有趣,因為我一直以為現代文明入侵之後,原住民原有的文化會變質,失去了舊有的風貌,我沒有想過核心的精神文化,會透過不同的方式持續,甚至更加突顯!!這是我這回聽演講很重要的收穫之一。
  6. 有些風俗習慣,看似不文明或是在現代人眼中不重要,但卻是這個民族存在的核心價值、基礎。黃應貴以布農族的夢占為例,他說雖然他知道這是布農族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但是他一直沒把它當做一回事,等到他自己體驗到連續做夢的經驗後,布農族人才開始跟他分享夢占的體驗。此外,他也說明這種風俗習慣,實際上是這個民族面對變動不定的現實重要的手段,可以減低不安與焦慮。對此,他提出中部布農族在八零年代的新宗教運動,重新提倡夢占,並指出夢占其實是他們與上帝溝通的手段,從《新約》與《舊約》之中援引資料來支持。老師認為這是為了因應當時不穩定的經濟現實,找不到存在意義的生命威脅,透過這種手段,反而可以捕捉一些生存的方向。
另外,在對談中,黃應貴指出一點很重要的基本態度:如何來詮釋空間、面對未知,是人類學空間研究的重要課題,但怕的是用過去的觀念來詮釋新的現象。

鄭毓瑜老師會上的回應,也指出一些重要的研究取徑:
當面對的是文本及語言時,其實就像索緒爾的文法研究一樣,透過語文經驗構成的習慣用法或預期視野,來捕捉心靈結構被傳播的痕跡與手段。

以上是這次演講的扼要記錄,其他詳細的例子略去不載,雖然因為遲到而少聽到半小時,但是剩下這一小時半的時間,仍然讓我覺得很有收穫!!

Saturday, December 1, 2007

關於玲瓏雜誌

《玲瓏》雜誌是1930年代在上海出版的雜誌。此雜誌號稱專為女性而服務,其內容包括服飾,髮型,居家布置,化妝,保養等,甚至法律諮詢,私密的女性身體疾病或性愛問題無所不包。

目前對於此類女性雜誌的研究,是將之放在摩登女子的脈絡下做論述,討論30年代上海女性形象的建立。如孔令芝的碩論《從《玲瓏》雜誌看上海現代女性形象的塑造(1931-1937)》;李克強也寫了一篇〈從《玲瓏》雜誌建構的摩登女性形象〉。

為了做中國現代史的課程報告,我也以《玲瓏》為主要的研究文本,寫了簡單的文章。在孔令芝的研究當中,認為《玲瓏》雜誌的編輯者將當時上海名媛、電影明星、女學生等等的照片刊登在雜誌封面或內頁,建立起一種女性健康優雅的形象;孔令芝一方面論述此種附上姓名的照片所代表的意義,一方面也對以姓名作線索,查找附上照片的這些女子們的身分,以印證其論述架構。但除了氣質優雅的名媛、健康活潑的運動員以及美艷的女明星,《玲瓏》雜誌所收錄的攝影照片也還包含了未附上姓名的嬰兒、裸女的照片。

裸女的攝影照片對於當時《玲瓏》雜誌的編輯者而言,代表了何種意義,除了以圖像的方式展現裸露的女體,《玲瓏》雜誌的內文也以文字討論「裸體」、「裸露」的問題,文字又是如何勾勒所謂的「裸體」形象呢?都是我在報告中討論的問題。但我自己的報告其實寫得很不深入。與其說是寫報告,不如說是我將雜誌當中關於裸體的文字和照片都平放在桌面上。但我覺得裸體的問題非常有趣,很希望有人能和我討論呢!

以下是我報告當中節錄的結論:

「本文由《玲瓏》雜誌為何收錄裸女照片的好奇出發。發現雜誌編輯者收錄裸女照片,乃是在推廣女性健康 美、天然美的動機之下,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讓女性「健而美」的身體能被看到。使得雜誌的讀者除了在數字上看到何謂「健美」女性, 也能看到實際上的健美女體的樣貌。裸體運動所提倡的回歸自然、宣稱能具有健康體格、肌膚等,和《玲瓏》所建構的健美女性形象相合,健美體格在強國強種的國族論述暴露在公開的媒體中似乎顯得理直氣壯;《玲瓏》使用類科學的語言描述裸體、身體裸露的好處,例如通風不易生病;皮膚接觸日光可殺菌去疾;日光浴、冷水浴、空氣浴,潔淨肌膚,強健筋肉,裸體使得兩性減少性衝動等,將女性暴露在外的身體包裝在科學權威之下以正名,但無論是國族論述或是類科學語言,都還是無法阻擋情色的暗潮洶湧,女性受到男性騷擾的抱怨文章,說明了女體暴露在外時會遭遇的危險;新生活運動時期《玲瓏》對於眾多政策禁止裸足的反對,一方面說明當時的衛道人士仍企圖將女體層層包裹,也說明了女體和「有傷風化」在一般人的常識當中是如此理所當然地掛勾;即便不是反對或抱怨的文章,《玲瓏》雜誌本身在無論圖文在呈現裸體之際,也都還是難掩情色的流入。女性身體在被建構的過程中呈現多面的複雜性,但女性身體的主體性卻仍難以被聽到,即便可以在《玲瓏》當中看到女性讀者投書請教改變身體的方法(例如增肥大腿、胸型問題、膚色問題等),看似女性展現對自我身體的控制,但經過自我控制後的身體然仍然在符合時代對「美」、「美人」的標準,無論是健美的或是肉感的。

女性身體似乎總在不斷符號化的過程當中被建立,近代的女性塑身廣告,也是以類科學的語言,將女性身體歸入控制之下,符號化、資本化女性的身體, 本文並未討論《玲瓏》做為暢銷雜誌,身為「商品」可能帶來的本質轉變:以女性專屬的雜誌號召讀者,是否會在《玲瓏》成為暢銷商品後轉變雜誌編輯的方式?此外、《玲瓏》出版的時間是1931-1937,最後是因為戰爭而停刊,在戰爭逐漸逼近的時代,處於敏感地帶的上海,是否會受到政治力的影響,《玲瓏》曾有「宋美齡女士」投書的〈國民犧牲精神與女界責任〉一文,雖不知真實性與否,但或許可作為政治力滲透的證據之一,對於媒體的研究或許必須在更為理解當代背景,以及理解媒體(大眾媒體)與資本主義的相互關連下,才能更為完整細緻的呈現。」

我將我從雜誌當中所找到的幾張圖片貼在這,這些圖片都可以在網誌當中所附的玲瓏雜誌的網站上找到。
哥倫比亞大學將大部分的玲瓏都掃描上網,非常方便瀏覽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