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0, 2008

A Flourishing Yin第七章摘要

第七章 醫生的實踐
涂豐恩

本章Charlotte Furth把焦點轉向實際的診療過程,當然也從性別的角度出發。而她所仰賴的史料則是明末醫生程從周(程茂先,1581-?)的醫案。她從三個層次分析醫案:第一,醫學理論中抽象的語言,如陰陽、血氣、虛實等詞彙,在實際診療過程中的位置何在;第二,從醫者的角度而言,如何將病人敘述的病痛(illness),轉化為可以命名並加以治療的疾病(disease);第三,從醫案同時還能看出診療過程中牽涉到的複雜人際網路。

程從周來自徽州歙縣,明末這裡出了很多醫生。跟很多當時代的醫生一樣,他為了尋找好的師承,而到浙江和江南兩地。他在揚州行醫二十餘年,看的多是揚州當地的精英家族,在此建立起名聲,但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個外來者。他的醫案透露他對「儒醫」的認同,他讀醫學經典,雖然在醫案中他並不常引用。

他的醫案也透露了他對文字的不信任,因為文字永遠捕捉不到真正的身體經驗。而Furth正想要探索的是,當文字與身體經驗有落差,那麼不同的人──醫者、病人、病家與其它人──如何來描述病痛?這些描述背後又反映了怎樣的文化脈絡?醫案是一個複聲(multiple voices)的紀錄,恰好足以讓我們觀察這些問題。

在醫案中致病的原因很多,包括時氣、環境和飲食等等。女性最常出現的病因則是情緒,情緒經常是病案敘事中的轉捩點(turning point),男性致病的原因則經常是來自旅行,和旅行所帶來的壓力,及旅程中的慾望,如飲食或性。總之,所有疾病的發生,都來自於身體內的不平衡。有些人把疾病的發生歸咎於病人自身,因為他們無法適切地控制自己。而從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一種圍繞著道德和修養自身的醫學文化逐漸興盛。

當發生疾病時,病人習慣用許多「現象」的方式去描述自己的疾病。比如:怕冷、感覺到熱和渴;或是感覺到鬱結,胸部脹滿,窒息感等等。

初步醫療往往病人家中展開,而病人也傾向於自行用藥。家中年紀較長的人,也幫年輕人甚至家中的僕人治病。從醫案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醫家用吐、瀉、下等方式來治病,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可以把病痛從身體中趕出去。而他們習慣使用成方或素方,這些藥方簡便而且在社會上十分流行。不過像程從周這樣的儒醫時常貶低了這種藥方的流行。

程從周提倡的治療方式是「溫補」,尤其喜歡用人參。不過從醫案中時常可以看到病人採取的手法是「發表」、「化滯」、「攻下」、「清熱」等等,而他們對人參的使用也頗有疑慮,他們可能覺得這個藥太強烈了。這種相異的態度,反映了是兩種醫學思想的碰撞:醫者認為疾病來自內在的不平衡,病家卻認為疾病是外來的侵犯。

  理想的醫療過程是,醫者先斷定疾病,找出治療方法,並讓病家可以接受。但從醫案看來,實際上卻不這麼順利,醫者會碰到來自病人、病家和其他醫生的挑戰,因此削弱了他們的權威。只有當病家已經束手無策時,他們才願意全盤信任醫家,但此時醫家也背負了更高的醫療風險。

  程從周在醫療過程中需要展現出自己與其他醫者的不同之處。醫者與醫者間的關係不是合作,而是互相競爭的對手。因為病家會不斷換醫,直到有效為止。而程從周就批評,病家只看重那種「最有捷效」的醫家,但這樣的醫家頂多能去除病痛的表徵。在程從周筆下,男性的家庭成員比較有遠見,而且更信賴程從周這種儒醫。女性則多半偏好專科醫生。

  雖然程從周並未顯示對婦科有特別的興趣,但他仍然治療了數位女性病人。這些女性的疾病通常來自於生產的問題。程從周敘述治療女性的過程,不僅記載一個擁擠吵雜的醫療空間,同時也紀錄著家庭中的長幼秩序:跟醫生溝通的是男性,做治療決定的也是男性。女性多半是無聲的,或是次要的雜音。

  在「望、聞、問、切」的過程中,容或需要碰觸女性的身體。但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似乎沒有成為程從周的困擾,病家與醫者間自可妥協出適當的方式。「問」反而成了最棘手的麻煩,因為有許多女性病人傾向隱匿自己的疾病,他們認為這種私人身體的事務不宜告訴外人,尤其是一名男性醫者。

  懷孕尤其是對男性醫者的一大挑戰,因為懷孕的徵兆和脈象均十分模糊,醫者一不小心便可以判斷錯誤。產後失調則是另一個難題,這段時期的調養通常掌握在女性自己手上。而當程從周跟隨朱震亨的說法,要人們在產後首先補氣血時,許多家庭卻愛用通血之藥,反而造成危害。
  對程從周而言,面對這種棘手的疾病,醫者經常只能倚賴運氣。也因此,程從周特別告誡其他醫生,面對難治之病時不需要強行治療,否則只會但負起不必要的責任。

  從程從周的觀點看來,女性疾病似乎更為難治。(這是一個在中國醫學傳統淵遠流長的想法)但Furth認為,女性難治不在於她們身體本質的差異,而應該要從外在脈絡去理解。因為像程從周這樣的男性醫者,往往只在病情較為緊急的時候被找上,他們所面對的自然以難治之病為主。當然還有男性與女性之間溝通的困難,也可能造成女性難治的印象。 

  循此,Furth更要提醒我們,男女的身體差異常常也不是本質上的不同,而在於他們彼此相異的社會位置。男女彼此有的不同疾病,反映了他們不同的生活模式。比如男性和女性都會因為情緒而生病,但男性多半是為了工作的問題而煩惱,女性卻是為了家人的問題而煩惱。男性和女性也都會因為性的問題而生病,但男性通常是實際出外招妓而得病,女性的性慾望卻只出現在夢中。

  最後,就理論而言,在醫案中的病家通常恪遵保守的傳統理論,相信病從外來,醫家如程從周卻認為是病人內在的失調。程從周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血氣不足。但醫家所用的詞彙並不是一套獨特的術語,這套連結了個人的身體病痛經驗,以及人們對於身體功能和秩序的了解。這套語言有相當大的詮釋空間,也因此讓中國傳統醫學得以被靈活的運用。

Monday, February 4, 2008

介紹東方主義的文章

猶記得第一次醫療史讀書會時.大家曾討論過東方主義的內容

最近朋友推薦我趙稀方"後殖民批判"一文.刊登於"批判與再造"49期

裡面介紹了學界近年對於東方主義的反省與批判.
透過這些反思.也能側面了解東方主義的內容

我沒看過其他有關東方主義的文章.但此文內容清晰.應是不錯的介紹文
推薦給有興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