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8, 2008

The Abstract of Flourish Yin: CH4

Abstract of Flourish Yin
CH4 反思明代婦科
一、前言
1.幾項背景:(1)外族進入,道學興起,漢族女性與社會隔離加劇。(2)戰爭使飢荒疫病流行,醫者需回應新的挑戰。(3)宋代朝廷對醫書出版限制放鬆。
2.影響及結果:(1)金元以降醫學蓬勃發展。(2)陳自明對於婦科「以血為主」的理論被重新修正檢討。(3)金元學派:(金)劉完素、(金)張從正、(元)李杲、(元)朱震亨等重新檢討修正張機的病因病機論,突破宋代遵循古代理論的局面。
二、脈絡:彰顯的疫病和遮蔽的女性
1. 病因理論的修正: (1)宋代前:以外感六淫為致病主因,建立了五氣六運的理論,以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和五運(和五行有關)相配,又與天干地支相合,研究以往疾病發生的規律,來預測疫病爆發的時間。(2)金元學派:雖借用五運六氣的理論,卻反對一味以外感六淫為致病主因,對後者的分析更加複雜化,也更重視內源性的致病因素,並更重視地區性的環境因素。但其理論卻相對忽略了外感與地域的關係,在臟腑聯繫的整體觀上也不足。
2. 藥學理論的修正:(1)金元醫家突破了以往單憑經驗和信念的本草技術,在原有官方本草分類上更細緻地闡述每種藥物的歸經和與臟腑的關係,將藥物與五行相連,使得藥物學成為中醫整體中的一部份。(2)宋代治方重祛風邪,補陰,喜用辛熱燥烈的藥物;明代醫者則聲稱遵循金元醫家,在用藥上更細緻,少用單味藥,而是針對病人特殊的體質和病情,用多藥和各異的比例去調配。
3.明清婦科醫家多得自家傳,與宮廷關係不像宋代緊密
4.元明醫家依據古典文本在婦科理論上有新闡發,但在臨床經驗上極其貧乏,臨床診治的水平下降。因為在理學興起的影響下,被期待為「儒醫」的醫者僅被容許脈診。「治婦人……今豪族之家,居奧室之中,處帷幔之內,復以帛蒙手臂,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殫切脈之巧,四者有兩闕焉。……若患人脈病不相應,既不得見其形,醫人止據脈供藥,其可得乎?」(12C,寇宗奭)。不過,這種隔離的結果並未使醫學理論中的男女差異擴大,反而使明代醫者再次轉向男女同治的理論,限制婦科別方的運用。
三、薛己和陳自明的影響
1.(明)薛己《校注婦人良方》對陳自明婦科理論的修正:(1)陳自明:婦人病是勞傷血氣、經受風寒之故,臨証重經脈,以經脈通為氣血暢通的標誌,治療以調整血氣為主,用四物湯。(2)薛己:繼承李杲的脾胃學說,強調脾胃的生化,無論男女,健康皆與脾胃盛衰有關;亦承繼朱震亨的相火論,以火為生命原動力,七情之傷化火,則激發臟腑病變。所以,陳自明說婦人病以血為主,薛己則以為心主血、肝藏血,但都統攝於脾,補脾胃,則血自生(源自李說),婦人病多源自肝火內動(源自朱說),故治療以調整肝脾胃等臟腑功能為主,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
四、陽常有餘和陰常不足的身體:(元)朱震亨的學說
1.背景:(1)重新詮釋內經的陰陽理論,論治婦科則將男性的身體理論用在女性身上。(2)綜合南北診治風格。(3)為道學家之一。
2.朱震亨的「相火論」:(1)理論根源:元代以前,僅內經素問提到「君火」和「相火」,並以之為外邪之一。Despeux認為,宋代時五運六氣理論中的「火」被分為君、相兩類,君火藏於心,相火藏於腎,以便與六淫相對應,可能是朱說來源。范行准則以朱說也受劉完素影響,劉主張六氣皆從火化,應用寒涼藥治療傷寒熱病。(2)道學思想的影響:周敦頤「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3)內容:火是驅動生命的陽性能量,以肝腎精血為物質基礎,相火若動之有常,則足以運作生命的各種活動,若放任七情六欲,使相火妄動(心主神明,君火也,腎主生殖,相火也。心為物感而易動,心動則相火動,則消耗陰精),則為元氣之賊。故男性當正心、收心,令君火不妄動,則相火亦不妄動,節制房事,攝護陰精,令相火唯有裨補造化,以為傳嗣之用而已。不過,即使在正常狀態下,「陰常不足」(這反映在生殖年限僅三十年上),但人之情欲無涯(陽常有餘),所以朱在臨証治療上提倡「滋陰降火」,時時注意顧護陰精,以使陰陽調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4)Firth以為,這樣的醫學理論投射了南宋晚期和元代提倡以文勝武,以柔克剛的文人理想,塑造了一個陰柔、自我克制、區別於蠻族的道德
五、明代婦科和明代陰陽同體論
1.Firth認為,朱震亨的身體觀又重回陰陽同體論的傳統,揚棄宋代婦科以血為主的模式。其相火論,不再是宋代以前那種和季節、時間相和(五運六氣)的大宇宙觀,而是注重身體內部的陰陽不穩定性和失常。此觀點影響明代以下醫家重視疾病的內因,把重點放在道德的性、生殖和身體上。
2. 在病因學上,朱主張各種婦人病的源由,重點不在陳自明所說的各種外感風邪等外因,而在與情志有關之內因。(由「心火令相火妄動」理論而來)
3. 妊娠療護上,朱強調為孕婦「滋陰」。
4. 在妊娠病的臨証治療上,朱主張補氣以行血,用紫蘇湯益氣保胎。如果說男性需護腎以藏精,則女性則應護肝以藏血。「肝火內動」和「血瘀」是婦女耗損真陰的原因。
5. 產後療護上,朱則主張產後身體陰陽俱虛,應大補氣血。
6.薛己受朱震亨影響,將婦人病歸之於肝火和血瘀,實是綜合了宋代婦科以血為主的理論和朱震亨相火論的結果。所以在婦女雜証病案中,他便常歸之於七情過極,相火妄動,耗損真陰,令肝藏血的功能受損,肝火妄動的結果則導致陰血虛損或血液淤窒滯。

感想:這篇的翻譯比起前幾章真是好太多了,全不像同一人譯的
問題:1.六淫為何? 2.何謂藥物的歸經?3.為何說「肝火內動」?相火不是藏於腎,而肝則是藏血者嗎?(怎不說「腎火內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