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30, 2007

王燾產乳序論之皮醋與巒公

  • 前言
    生育嚴重影響到女性健康。在分娩過程中,不但死生懸於一線,而且魏晉南北朝許多醫家已經認識到多次生育經驗會導致「血枯殺人」。因此當人們好不容易得償所願時,如何兼顧產婦與胎兒的安全,順利將孩子產下,並好好調理產婦身體,是每個時代的人都得面臨的難題。記載在唐人王燾所著的《外臺祕要》中的〈產乳序論三首〉,便真實地反映一般民眾對難產的恐慌,也揭露了唐代以前的產育文化,值得我們深入瞭解。因此,我分成兩方面來談這則史料:
  1. 漢唐間的生產之道
  2. 生產之道背後的文化意義
  • 〈產乳序論三首〉史料存疑之處一
余[1]因披閱巒公[2]《調氣方》中,見巒公北平陽道慶者,其一妹二女,并皆產死,有兒婦臨月,情用憂慮,入山尋余,請覓滑胎方。

[1]《崔氏纂要方》作者崔知悌。
[2] 李貞德查《舊唐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中,均載有《調氣方》一卷,記為僧人釋鸞所撰,因此認為釋鸞大約就是本篇所稱「巒公《調氣方》」的作者。參見李貞德,〈唐代的性別與醫療〉,頁417。

這一條貞德老師記為釋鸞,但今天上梁其姿老師的課時,無意中看到有位「晉陽山人趙巒」:

醫方類聚第五冊/~/積聚門一/澹寮方/積聚

- 784 -  

汾州王氏得病,右有聲 如蝦蟆,常欲手按之,不則聲聲相接,群醫弗能辯。聞晉陽山人趙巒善診,命診之。巒曰:此因驚氣入于臟腑,不治而成疾,故常作聲。王氏曰:因邊水行次有大蝦蟆躍高數尺,蟆作一聲,氏忽驚叫,便覺右牽痛,自後作聲,尚似蝦蟆也。巒乃與六神丹服之。來日取下青涎類蝦蟆之衣,遂差。巒言診王氏,右關伏結,積病也,故止作積病治,用六神丹泄之而愈。名醫錄。

這個趙巒也是會調氣的耶!雖然貞德老師查到的僧鸞正好有寫一本《調氣方》,看似最有可能的樣子!

  • 〈產乳序論三首〉史料存疑之處二
凡婦人產難,必須先簡此書,推所投月日知犯忌,各須豫慎[1],不得犯之。其次應須帳幕[2]、皮醋、藏衣[3]等物之類,並早經營,入月即須使足,若不豫備,臨急用逮[4],事必致闕。唯舊經事者,始達此言,豫備不虞,古之善教也。

[1]豫慎,事先慎戒。
[2] 據李貞德的研究,在唐代之前,產婦分娩時大多會設帳以避風邪。參見李貞德〈唐代的性別與醫療〉,頁422。
[3]藏衣,即藏兒衣,也就是「埋胞」。醫書中有〈逐月安產藏衣法〉,根據胎兒出生之日,擇定埋胞的時間,若埋得不好,會令胎兒生病。欲藏兒衣,須先以清水洗之,又以清酒洗之,藏錢一文在衣中,盛於新瓶內,以青帛裹之。其瓶口上,仍密蓋頭。且置便宜處,待滿三日,然後依月吉地向,陽高燥之處入地三尺埋之。
[4]逮,及;及至。



關於這一條,韻如學姐已經有給過我回應:


皮醋會不會跟米醋有關啊?因為本草綱目是這樣記載的:

本草綱目/第二十五卷 穀部四/穀之四造釀類二十九種/醋米醋...

【發明】[宗奭曰]米醋比諸醋最釅,入藥多用之,穀氣全也,故勝糟醋。產婦房中,常以火炭沃醋氣為佳,酸益血也。

也是在生產時會用的東西,另一個可能是,標點也許是皮.醋.這樣就是準備兩個東西了,因為生產時也有可能下方會鋪皮.例如:

本草綱目/第四十八卷 禽部二/禽之二原禽類二十三種/鸓鼠(飛生)

【主治】墮胎,令易產。本經【發明】[頌曰]人取其皮毛與產婦,臨蓐時持之,令兒易生。而小品方乃入服藥,用飛生一枚,槐子、故弩箭羽各十四枚合搗,丸梧子大,以酒服二丸,即易產也。[時珍曰]鸓能飛而且產,故寢其皮,懷其爪,皆能催生,其性相感也。

濟生方治難產,金液丸,用其腹下毛為丸服之。再從主治查回神農本草經集注的話.記載是鸓鼠:

主墮胎.生乳易(校注說千金翼方和證類本草是說生產易).

生平都山谷本草經集注的下一則是牡鼠.也跟產易有關:牡鼠:

....四足及尾:主婦人墮胎.易產.

不過看起來也可能是把四足與尾巴剁下來^^b

不過再查回本草綱目的牡鼠的話

本草綱目/第五十一卷
獸部二/獸之三鼠類一十二種/鼠牡鼠:....[發明]....令子易產:取鼠燒末,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子母秘錄。...四足及尾 [主治]婦人墮胎易出。別錄足:燒服,催生。日華皮 [主治]燒灰,封癰疽口冷不合者。生剝,貼附骨疽瘡,即追膿出。

時珍顯示四足及尾和皮是兩類部位查到這覺得文本傳抄和知識演變真是有趣的題目^^

各位還有什麼意見嗎?P.S.如果有意見的話,那請回應的時候看是要弄不同顏色,還是利用意見回應的方式,會比較清晰易懂哦!!

1 comment:

cutesheng said...

貞德老師的回應:

又,皮醋,我也認為是皮與醋。皮應是鋪在地上,以免沾染血跡。醋則是產婦昏厥時或塗在她的口鼻,或灌下,為了讓她醒過來用的。這在我的文章中也都提到了,可能因為斷句時沒有用頓號分開,令妳們誤解了。